江苏某职校实训室内,学生们围着一台透明差速器模型,内部橙色的内摆线齿轮与蓝色的外壳形成鲜明对比——当教师拨动输入轴,各组齿轮的啮合过程清晰可见。这一幕正发生在全国百余所院校的汽车实训课堂。上海上益教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透明解剖模型系列,通过剖面彩色喷涂技术与工业级透明材料,将复杂的汽车总成转化为直观的教学载体。最新数据显示,该系列产品已装备全国上百所大中专院校实验室,成为培养汽车领域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教具。
在传统汽车结构教学中,总成内部不可见、拆装损耗大两大痛点长期困扰师生。上海上益的解剖模型系列通过三项革新实现突破:
工业级透明材料应用:采用欧洲进口彩色透明亚克力板,透光率达90%以上。以SYMJ-105彩色透明冲压模具为例,模具重量仅为实物的三分之一,学生可轻松搬动反复拆装,过程中无需敲打撬拨,大幅降低设备损耗率。
多维度解剖工艺:通过精准剖切与剖面喷涂技术,使差速器、减震器等总成的内部结构一目了然。以 “带内摆线齿轮的差速器解剖模型” 为代表,各部件喷涂不同颜色,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传动关系直观显现,装配关系辨识效率提升50%。
真实系统集成:不同于普通示教模型,产品直接采用原车总成解剖。后驱动总成解剖模型更集成AC220V减速电机,可低速演示换档过程,同时保留液压助力转向、独立悬架等实车系统,实现 “静态展示+动态演示”双模式教学。
这套装置的深层价值在于重构汽车专业教学逻辑:
认知层:通过透明模型掌握部件结构与装配关系,如双管减震器的油液通路设计
应用层:在总成实物解剖模型上进行换档操作、制动测试等动态实训
创新层:学员自主设计改进方案,某职校学生优化的齿轮啮合方案被纳入企业技改备选库
在广西某职校的实践中,机械专业学生分析齿轮应力分布,材料专业研究透明亚克力耐酸碱性能,自动化专业开发模型电控系统——单套设备支撑跨学科教学,培养出广汽集团急缺的复合型人才。
透明解剖模型的普及恰逢汽车人才培育关键期。工信部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人才缺口将达103万,而上益教育的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:
教学效能提升:江苏职校引入差速器模型后,传动系统课程理解度从68%提升到92%,沈阳工学院通过透明发动机模型,将拆装实训课时压缩40%。
产教融合深化:模型设计直击产业需求痛点:采用大众EA888、丰田5A等主流机型解剖,与4S店维修技术同步,某职校学员通过透明变速箱模型掌握的故障诊断技术,在比亚迪售后技能大赛中斩获冠军。
安全环保突破:相较于传统铁质教具,透明模型具备:零油污接触:无需加注真实油液,降噪设计:电机运行噪声≤45分贝,能特性:功耗仅为传统实训台的1/3。
当云南某职校的学生轻旋透明差速器外壳,上海松江区叶榭镇的车间里,新一批解剖模型正进行透光率检测。这家拥有35%技术人才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用十年技术沉淀改写了汽车教学逻辑。
从齿轮啮合的微观世界到新能源汽车的宏大产业版图,技术传承的密码正藏在这些透明模型之中——当阳光穿透亚克力外壳,照亮的不仅是行星齿轮的传动轨迹,更是中国汽车人才培育的未来图景。